感謝我的高球啟蒙 蔣至傑老師的指導
在接觸高爾夫球的第...4年...
終於下場打球
第一次下場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
由於是夏天非常炎熱
又打一整天的球
打完隔天有點精神不濟去上班
所以建議第一次下場的新手
如果平常沒有在曬太陽跟走路一整天
隔天建議好好休息會比較好
因為整天都在曝曬大量流汗跟全天活動的狀態
本篇分享非常適合新手第一次下場練習的球場
台灣第一個美式高爾球場
揮皇高爾夫球場
位於捷運淡水紅樹林站附近
原本叫新淡水球場
目前改名叫揮皇高爾夫球場
所以有一些前輩還是習慣叫「新淡水」
美式球場最特別的地方就是
「無桿弟、球友自行開球車打球的自由球場」
「價格較便宜」自己開球車、自行判斷擊球出去的距離、自己找球
新手還是需要有經驗的熟手帶領唷
(不過球場狀況當然就沒這麼好)
平日費用:1820 / 假日費用:2340
我學長也稱揮皇是大型練習場
但我覺得球場好壞對於一個新手來說沒有很大的差異感XD
因為只是去練習,加上熟悉各種球場規則
高爾夫球場有分為「短9洞&18洞」
「短9洞」每洞距離在100碼至136碼間,果嶺邊設置沙坑、水塘等障礙區,也很適合初學者下場--但是我沒打過。
這次分享的揮皇高爾夫球場是由「18個球洞」所組成,通常又區分為前九洞(Out Course)以及後九洞(In Course)
這段可以先略過 打每一個洞會有包括發球台(Tee Ground)開球 球道(Fair-way)和果嶺(Green) 其中18洞的球場會由4個短洞、4個長洞與10個中距離的洞組成 因為每個球洞的長度不同 所以有短洞(男250碼,女210碼以內)標準桿3桿, 中距離洞(男251~470碼,女211~400碼)標準桿4桿, 長距離(男471,女401碼以上)標準桿5桿的成績標準。 太深奧了XD 多下場就會慢慢理解 第一次打就是打得開心最重要了! |
GO~進入揮皇高爾夫球場吧!
一般的球場都是先開球後收費
但是揮皇是先收錢唷!
收完錢會給一張紙走下來門口領球車
下面這台就是球車
一般球場都是由桿弟駕駛
揮皇可以自駕很有趣
缺點就是打完就就要有人去開車XD
幸運的是....
我第一次下場天氣預報不太好
結果氣象不準
天氣挺好的
結果當天沒什麼人
因為新手打得慢
後面有人緊跟著 就會比較有壓力
所以也很看運氣
人多就容易塞車
雖說大家都說球場狀況不好
但對我來說真的沒很大的差異
只有幾個洞真的果嶺都是沙就比較明顯感受到差別
若是要說大概就是長草區的草比較長
球很容易打丟!
第一次打記得多帶一點「滷蛋」
比較不好的二手球
球場門口就有賣了!
打球過程也會有人在中間賣
也可以上網買~
球場總共有18洞
每1洞都有一個牌子
上面的藍白紅三種顏色代表碼數
「藍色」專業/職業組的開球點距離進洞是520Y
「白色」一般組/男生的開球點距離進洞是490Y
「紅色」女生的開球點距離進洞是470Y
開球的地方就會有三種不同顏色的定位點
找到自己的定位點開球
接著就是把球打到果嶺上 進洞
就是完美的一個洞
每一洞可以記錄一下用幾球才打進洞
不過沒有桿弟就要自己記
很容易忘記到底打幾洞XD
認識高爾夫球的術語每一個球洞均有其最基準桿數,一般稱為標準桿, 而當成績比標準桿多或少時,其名稱為下列: 博蒂(Birdie):該洞成績低於標準桿1桿。 老鷹(Eagle):該洞成績低於標準桿2桿。 雙鷹(Double Eagle):該洞成績低於標準桿3桿。 一桿進洞(Hole in one):該洞成績從開球第一竿直接進洞。 柏忌(Bogey):該洞成績高於標準桿1桿。 雙柏忌(Double Bogey):該洞成績高於標準桿2桿。 三柏忌(Triple Bogey):該洞成績高於標準桿3桿。 雙標準桿(Double par):該洞以標準桿兩倍桿數完成。 Par:該洞成績與標準桿相同。 |
打完球 如果剛好遇到陰天鞋子可能會很髒
記得到house旁邊用空氣槍做清洗
球桿也可以清洗
house就是一進來的大廳
是球場更衣、盥洗、用餐的地方
吃素也可以請餐廳幫忙做素食的餐點
但是鍋具共用
嚴格素食者請自行斟酌唷
尤其餐廳阿姨可能對素食不是太清楚
如果不吃五辛蛋奶等等一定要講清楚
費用參考
這是兩個人的費用
另外揮皇現在也可以用LINE預約
非常方便
最後~~提醒
打高爾夫球非常注重規則跟禮儀
初次下場一定要跟著前輩一起去
才不會不小心當一個沒有禮貌的菜鳥
甚至發生危險唷!
最重要的就是如果還看得到前面的人就不要隨意把球打出去
避免擊到人發生危險
若真的不小心要砸到人
記得要大聲喊「看球」。
還有許多球場禮儀
有空再分享給大家^^
附上輝煌的美景照
晚上景色也很美
以上是我接觸高爾夫球的小小心得
不一定資訊完全專業
只是純分享~
更專業的部分還是建議找教練會更完整!